Your company is already operating in Germany and you would now like to export worldwide?

Simon Hou, COO & Co-founder XCharge Simon Hou, COO & Co-founder XCharge | © XCharge / GTAI

中国公司在德国 德国新闻

智充科技进军德国电动汽车充电领域

北京智充科技

From 曹奕 Yi Cao

进入欧洲市场对我们的全球战略来说是重要的一步。我们最终选择了德国作为我们在欧洲的起点。德国在汽车领域拥有着悠久和成功的发展历史。德国是众多知名汽车品牌的诞生地,凝聚了全球汽车和充电领域最顶尖的技术和管理型人才。除此之外,德国本地政策对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大力扶植,对海外投资者的欢迎和接纳,也坚定了我们选择德国作为欧洲业务新起点的决心。”侯亦飞,北京智充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

当各国的汽车制造商正在投入电动汽车的研发,顺应能源转型的时候,一家致力于电动汽车智能化充电桩的中国初创企业悄悄进入了德国。北京智充科技公司成立于2015年。在中国,智充科技是国内领先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及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曾获得红点设计大奖。智充科技凭借“智能设备+云端服务”的全新充电服务理念,可以让电动汽车无障碍地找到、使用充电桩,运营商可以低门槛、高收益的运营。它的联合创始人侯亦飞自信地说:“新能源行业的好处就是大家都是从零开始。就看谁学习得快。”他们确实很快。 2017年12月该公司在德国汉堡投资1000万人民币,成立了其欧洲总部作为其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海外子公司。
“汉堡公司有两个任务,一是对产品提供服务和智能解决方案;二是对软件进行研发。 德国在能源软件研发领域人才济济,而且市场成熟。这里的多元化的研发文化,优质的工程师更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出色的研发环境。”侯亦飞作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对德国公司给予了一个明确的分工。
侯总的思路很清晰,“我觉得我们的产品在这里有竞争力,因为我在德国看到了机会。其一,德国的能源市场发展迅速,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化的市场。其二, 重要的汽车企业都在德国,它未来的发展是可持续的,所以在这里一定会有一个很大的增长。从这两点看,我们必须投资德国。”
在谈到德国的优势与潜力时,曾任职于奔驰和特斯拉的侯亦飞说道:“汽车行业从过去的发展历史来看,德国无论在文化还是在人才方面,都是积累最深的一个地方。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去德国投资。因为客户都在那里。从人才角度和汽车文化角度以及创新的角度来看,德国拥有很强的产能和很好的供应链。 因此在产业有转变的时候,它会很快适应,因为它已经有了很好的一套工业体系。另外德国政府对电动汽车和能源转型的支持政策也很重视,而电动汽车推广的关键问题就是充电问题。”
侯总的眼光是正确的。目前在德国插电式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销量在2017年增长了54500辆 (117%), 达到98280辆。从2014年到2017年德国年平均充电桩安装增长104%,世界排名第三。截至2017年9月,德国在4730个充电站中有10700个可供使用的公共充电点。
国家电动汽车平台预测到2020年德国对充电站的巨大需求:国内车库,停车位和员工停车场需要 102万个私人交流充电点*;103000个半私人交流电和7100个直流电充电点**,例如在客户停车场,卡车站或加油站;中心位置和居民区的70000个公共交流电充电点;未来,公共充电站可能配备电池和智能电网功能。
目前电动汽车购买者可在德国获得总计12亿欧元的公共补贴。在未来三年内还有3亿欧元的费用将投入于升级电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中:2亿欧元用于几分钟就能完全为汽车充电的直流充电领域,1亿欧元投入在充电相对慢一些的交流充电站领域。
“我非常看好欧洲的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包括能源的发展。我们认定做这件事情最好的选择地点就是德国,所以我们会长期不断地发展和投入。”侯总信心满满地说道。对于在德国的业务发展侯总非常满意:“德国人对新技术很感兴趣,对新行业的态度也很开放,在这种国际化的氛围中,有助于发展我们的业务。公司成立不到半年,已经有了订单,目前产品也有了交付,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完)


*普通的交流电(AC)充电功率相对较小(通常到22千瓦),需要长时间的充电时间。
**快速的直流电充电(DC)损耗的电流少,传输的电流量大,可以在短时间能完成充电。通常来说充电功率在22-150千瓦之间。据悉,智充科技的分体式超级充电桩C9最大充电功率已经达到480千瓦。

登录

请用您的用户名和密码在此页面登录